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 专家视角
养生谣言为何成了朋友圈“毒草”
2016-12-14 16:15    

绘图/刘阳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及朋友圈充斥的与中医有关的“养生鸡汤”,他表示,这些鸡汤大多不可信,中医知识乃至医学知识的传播,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本报12月13日A06版)

何止伪中医知识,朋友圈各类健康养生谣言,野马无缰,泛滥已久。“这样东西你还敢吃吗?致癌!比砒霜还毒!”“他把××和××放在一起,差点丧命!”“你还在这样×××吗?小心!”……食品安全和致癌恐慌这两大谣言重灾区,细看之下,满满皆是个例当现象,离开剂量谈危害的套路。

即便屡遭打脸,饱受诟病,“养生谣言”依然是朋友圈最为茂盛的“毒草”。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健康是头等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转一转就算没好处,也没啥坏处。

真的没坏处吗?当然不是!养生谣言最大的坏处,就是利用社交平台影响力,强行推广不靠谱的“健康信息”,让一些信息渠道单一,缺乏判断力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形成错误的健康观念,甚至混淆视听,让科学的医疗健康知识大道难行。去年本报就曾报道,86岁的刘婆婆患有高血压,她不按医嘱服药,反而迷信偏方——红酒泡洋葱,谁知病没有好,还突发脑中风。所以,你还会觉得,随手转发未经核实的养生信息,只是帮助圈友增广见闻,丰富生活吗?

无风不起浪,养生谣言铺天盖地,绝不是只为了“逗你玩”,背后当然有利益。养生谣言成本低,传播快,当是骗点击牟利好买卖。一篇10万+、100万+,背后就是丰厚的广告营收。还有一些谣言,植入营销保健品、医疗器械,夸大功效,诱人上当,种种勾当,都是利用公众平台谋取私利,损人肥己。

思及深远,这些用词惊悚,图片骇人的养生谣言,反复利用人们内心渴望健康,畏惧病痛的情绪弱点,唤起恐惧,渲染焦虑,把社交圈子搞得乌烟瘴气,破坏了生活的安全感。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际关系,都要依靠诚信和契约精神来完成。谣言磨损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耗了社会凝聚力,引导社会思维趋向于非理性,拒绝思考,远离真相,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对于整个社会的身心健康都会被磨损侵蚀。

指尖滑动的信息,并非只存在于网络中,它会影响我们的观念、行为和态度。放任养生谣言泛滥,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希望每个人在忍不住想转发类似信息时,至少停下来思考判断一下,这个信息可靠吗?

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除了事后辟谣,更应往前一步,将公众对于谣言的认知程度,当成社会思潮的“晴雨表”,从而找准契机,推动正确、权威信息的传播,让谣言失去市场,让朋友圈回归真实。

声音

人民日报:一个人健康素养的高低不在于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能否根据自身健康需要,主动寻找并正确判断相关信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果壳网:谣言的5大套路标题:1.标题里一定有“震惊!”“惊爆!”“太神奇了!”“出大事了!!!”感叹号多多益善。2.谣言里什么都不能一块吃,吃啥都会致癌,但是吃啥又都能壮阳。3.不管大病小病,只需要“一招”“一服药”“每天3分钟”“只要7天”,就能轻松治好。4.一句看上去似乎很黄暴力的标题加一张小黄图,点击量轻松破十万,“床上功夫”是教你叠被子,“禽兽片”是动物世界。5.每条都是必转,再不看就要被删啦。

网友“青柠菠萝水蜜桃儿”:我从不转发捐款信息,更不会转发养生谣言,并非多清高,而是多谨慎——因为了解爱我的家人、关心我的朋友。可能我朋友圈的动态他们一直在关注,处在“信息”皆可看到的“大环境”下,我必须三思而后行。

网友萨玛特:爸妈不需要那些他们分辨不清的所谓“知识”,他们需要的是我们!

魔毯: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尽量规律的生活是最好的,凡事多想想就好,不要人云亦云。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评论员 屈旌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