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 专家视角
谣言传播速度有多快辟谣速度就得有多快
2017-02-28 15:45    

    一段“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近期在网络中流传,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紫菜和塑料进行了鉴别,认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全国60%—70%的紫菜产自福建,去年产值逾百亿元。受“塑料紫菜”谣言事件影响,不少紫菜企业相关产品在部分超市已下架。据福建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初步统计,这一事件对该省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综合《新京报》《海峡都市报》)

    虽然已被实验证明不靠谱,“塑料紫菜”所带来的破坏力却是相当“靠谱”的。除了近亿元的显性损失,还有一种隐性的损失,即谣言不断流传和放大的过程中,公众对食品安全又多了一层焦虑。

    谣言是有共性的,尤其是那些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公众对此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这个谣言看上去十分拙劣,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上当受骗。一方面是因为当今的食品安全状况还不能让人满意,有些传言固然会被事后证伪,也有个别“传言”最后被坐实的,彼此间真真假假、难辨真伪。另一方面则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知情权缺失,譬如“塑料紫菜”事件,虽然很多人怀疑大于相信,但似乎也找不到地方求证,权威失语的真空期会加剧公众的恐慌感。

    谣言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谣言的表现形式和破坏力却是不同的。在早期的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路径非常单一,要么是论坛发帖,要么以假新闻的形式呈现,信息往往来自陌生的网友,成本高且可信度低,只要稍有判断力,你就不太会当回事儿。当下流行的自媒体和社交平台,极大地压缩了谣言与每个人的空间距离,传播谣言的不再是陌生网友,可能是你的亲戚朋友,朋友圈不断被刷屏,传播速度惊人,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在这样的语境下,如果权威部门辟谣还是传统的思路和模式,就显得力有不逮。“塑料紫菜”谣言已经流传了相当一段时间,本人就至少从不下5个微信群里知道这个事,但是辟谣却只是近几天的事。这中间的时间差恰恰正是谣言发酵的“最佳”时机。更重要的是,辟谣并非监管部门主动为之,而是媒体调查采访的结果。这似乎意味着,监督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击造谣者上,而对辟谣本身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谣言已在自媒体上风生水起,辟谣还停留在网络论坛时代的手段,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辟谣慢半拍不仅意味着真相缺乏,还可能导致整个信任机制的断裂。一个细节是,“塑料紫菜”的谣言传出后,不少紫菜企业相关产品在部分超市纷纷下架。这究竟是因为对产品质量不自信,还是因为无人购买,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超市下架”是谣言进一步放大的重要原因。如果权威部门在第一时间辟谣,企业照常供货,超市照常销售,完全可以提升公众对谣言的抵抗力。

    没有人全知全能,面对谣言,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彷徨无知的。谣言的传播速度有多快,辟谣的速度就得有多快。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吴龙贵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