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专家视角>
从严打击造谣 树好政府形象
2017-07-19 15:03    

近日,安徽怀宁一男子因在网上发布“怀宁月山出现强拆命案”的虚假帖子,被行政拘留3日。(7月17日 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像怀宁一样抹黑国家机关的造谣信息还有不少,如泉州交警“粗暴执法”谣言、江苏民警执法时“死3人”谣言等,它们主要集中在城管、警察、环保等领域。这些谣言往往善抓读者眼球、直击群众痛点,以致阅读者众、转发者广、影响甚大。它们直接败坏了党委政府形象,损害了党委政府公信力,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并最终削弱党的领导,影响国家稳定,迟滞社会发展,损害群众利益,是一件亟待治理、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高度警惕、抓好治理。

这些年,随着国家开展净化网络环境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网络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网络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网络造谣者还依然存在,网络谣言的土壤还尚未根除,一些抹黑国家机关的谣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整治抹黑国家机关的网络谣言还需要下深水、花大力、用真功,要继续从多角度入手打好“结合牌”,推进网络谣言治理持续深化。

要依法重点治乱。要按照《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的要求,从严整治抹黑国家机关的造谣行为,要下“狠手”、出“重拳”,用好《刑法》和《治安处罚法》这两把“戒尺”,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发现一起、整治一起、追责一起,形成整治网络谣言的高压态势;要多部门协同,树好谣言整治反面典型,要全媒体矩阵式立体化广泛宣传严惩治造谣者的情况,引导大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形成谣言治理的良好生态。

要突出谣言监管。谣言的传播是一个过程,许多谣言之所以影响恶劣,很大程度上就是缘于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因而,治理谣言需要突出前端监管,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谣言搜索、监管、分析,及时发现、预警、处置,实施谣言“前端拦截”,将谣言影响缩减到最小。需突出加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把好信息采集、编撰和发布的各个关键环节,尤其要加强有关信息的甄别、筛选和核实,确保网络媒体不成为谣言的“扩音器”。

要主动政务公开。一些抹黑党政国家机关的谣言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在于政府信息公开严重不足和严重滞后,给了一些谣言可乘之机。因而治理相关谣言还需国家机关主动作为,坚决落实好《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两个文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只有以新闻人的眼光和态度,及时公开党政信息,“政声”才能跑赢谣言。

要积极为民服务。据悉,很大一部分抹黑国家机关的谣言都和群众利益诉求有关。这些虚假、夸大的信息仅仅是为获得关注、解决自身问题。倘若仅生硬整治谣言、不切实解决群众问题,那么就没有抓住事情的根本,相关的问题还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因而,治理相关谣言还要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实施源头治理,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只有积极维护群众利益,网络谣言才会少起来。

整治抹黑国家机关的谣言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工程,必须将其纳入整个谣言整治工作当中,既着眼全局、又突出重点,既面向未来、又着眼当下,要从战略、战术、战役的角度打好谣言整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来源:中国网    作者:支莉    编辑:余彦君    
面对谣言,治者与智者都不能袖手让谣言止于“治者”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