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 聚焦关注
传谣一次赚3.2元!记者潜伏“水军”平台,揭开谣言背后的黑色利益链
2017-08-21 14:36    

 

记者手记:如何斩断造谣利益链?

从今年4月开始,有关“碱生男,酸生女”和益生碱的网帖又一次集中出现。可以想见,利益相关者启动了新一轮的“网络公关”,匿名的“任务主”们在不同的水军平台投放数以百计、千计乃至万计的任务,水军们兴奋地扑向各大贴吧、论坛、网站。

今年4月开始,有关“碱生男,酸生女”和益生碱的网帖又一次集中出现。

至此,一条谣言背后的黑色利益链已经浮出水面:

前端是利益相关的造谣者组织,其目的是通过产品销售获取巨额利润;

中端包括水军平台、水军,其目的是获取赏金报酬;

后端是发布谣言的贴吧、论坛、网站,其目的是获取可带来盈利的流量和推广;

末端是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也是为谣言买单的人。

这是一条线性的利益链,也是一个当今“需求与满足”模式下社会生态的闭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谣言背后其实都隐藏着类似的利益链。

今年2月,网上出现一段“紫菜是由黑色塑料制作”的谣言视频,引发紫菜行业地震。没过两天,涉事企业负责人就接到了勒索电话:“要不给钱,要不这视频还会扩散更广。”显然,“塑料紫菜”谣言的背后是一条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造谣利益链。

今年6月初,微信上出现一段“执法人员暴打男子”视频。视频中,两名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正在鞭打一名上身赤裸的男子。男子在地上翻滚,惨叫连连。视频标题带有“哪个XX又在文明执法了”等字样,极具煽动性。事后警方调查发现,制造谣言的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造谣者王某供认,造谣的目的为了提高阅读量增加公众号的粉丝,以此获取广告利益。可见,这是一条先“吸睛”再“吸金”的造谣利益链。

在一些谣言出现后,网警迅速应对,抓捕造谣者,群众拍手叫好。但警力有限,“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却日趋成熟,再加上造谣违法成本低、第三方平台责任鉴定难、直接受害者定损难等因素,网络谣言依然层出不穷。

如何斩断造谣利益链,这是摆在谣言治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作者:郑子愚    编辑:余彦君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