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 聚焦关注
2017十大"科学"流言盘点 不能信也别传播
2018-01-30 10:49    

  螃蟹柿子一起吃中毒可能性极小

  流言7

  有人称螃蟹、柿子一起吃会中毒,甚至还宣称有人因此丧命。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生生物学科带头人陈立侨:

  在实验室条件下,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在合格的水环境中人工饲养或捕捞的螃蟹,其体内所含的五价砷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与维生素C结合形成三价有毒砷的可能性极小。另外,柿子中所含的维生素C非常少,只有几毫克到十几毫克。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除非一顿饭同时吃上几公斤以上被严重砷污染的螃蟹,再加上几公斤以上的柿子,理论上才有所谓“产生砒霜”而中毒的可能性。不过,由于部分人对螃蟹等高蛋白的河鲜消化能力较弱,而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富含蛋白质,两种物质之间有可能会相互影响,所以消化不良者食用过多螃蟹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吃太多柿子也可能感觉不适。两者一起大量吃,当然也不适合。但这与“相克”和“中毒”无关。

  滴血尚不能测癌

  流言8

  2017年有一篇题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网络,所引用的是2016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但罗永章在2016年已经作出了辟谣回应:“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休克蛋白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然而,这项科研成果还是在2017年再次被误读。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

  肿瘤标志物检查简便易行,对身体伤害小,仅需要少量血液或者其他体液就可以,在肿瘤筛查、诊断、判断预后、评价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目前应用最广的是通过监测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能满足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并受生理、饮食和其他良性疾病等的影响,因此,尚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可单独用于筛查,需要联合检测,并结合其他的辅助手段。

  骨髓捐献很安全

  流言9

  网络上有流言称,捐献骨髓会对捐献者产生伤害,甚至会影响生育功能和寿命。

  中华医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委员、中国保健学会脐血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组织细胞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孙媛:

  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长期不良反应。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3%,由于造血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目前还没有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造成长期身体健康损害的事情发生,那些所谓影响生育功能、影响寿命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整体上是安全的,很少出现不良事件。采集所用器材均为一次性无菌产品,出现感染、传染病的概率几乎为零。

  打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疾病方式

  流言10

  2017年有一篇题为《一名有良知的疫苗工作者的心声》的微信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作者宣称打疫苗会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用自己的“多年经验”劝说大家不要给孩子打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志刚:

  事实上,接种疫苗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疾病预防策略,公众对于疫苗的正确认识是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前提。经过国家批准的疫苗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防止人体免受病原体感染的功效,只要按照疫苗注射的程序接种,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不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