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专家视角>
食品安全成网络谣言重灾区
2018-07-23 09:35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日前,在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中国医药报社、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天创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发布了《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具有时令特征,新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温床,辟谣需要企业、协会学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

谣言季节性传播

《报告》将食品谣言分为水果类、蔬菜类、水产及其制品类、米面粮油类等十余种,传播量较大的食品谣言前五位依次为:水果、肉及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米面粮油、蔬菜。

《报告》称,经过对1.7万余条食品谣言的系统分析发现,谣言在传播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上都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传播时间方面,有两个规律:一是“季节谣”传播较为突出,每当时令食品大量上市时,有关谣言就会死灰复燃并在网上广泛传播,这些谣言往往重复着相同的路径:食品上市——谣言登场——公众恐慌——食品滞销——多方辟谣——舆情降温——食品再上市——谣言再登场……如此循环;二是“旧谣翻新”现象明显,造谣者常常对以往出现过的谣言“掐头去尾”“改头换面”“信息模糊化”等处理,把旧谣言进行全新包装,编撰成新谣言,每到“特定的”“合适的”时间放出来误导公众。

在地域分布方面,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食品谣言常引发跨地域跟热点的情形,导致谣言传播“此起彼伏”,例如“棉花肉松”谣言起于广西贺州,紧接着安徽肥东、浙江永康、山东青岛、江苏宿迁等地纷纷有人效仿,“肉松饼洗出棉花”的实验在各地“推陈出新”,导致“棉花肉松”谣言在全国范围内接连爆发;二是在东部沿海城市食品谣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通信较发达,接触社交媒体等新鲜事物较多,受谣言波及的范围较广,受众受扰频率也较高。

新媒体成传播平台

《报告》显示,对2017年食品谣言传播渠道的数据分析发现,微信占比为72%,微博为21%。近年来,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最主要的媒介之一。与此相伴,微信朋友圈也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加之微信社交空间相对封闭,而用户自身对谣言的净化能力较弱,一旦出现食品相关的信息,出于对亲朋好友的关心,随手就把信息转发出去了,最终导致谣言在熟人圈迅速扩散,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公众恐慌。

此外,当前火热的网络小视频也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主要形式。随着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的发展,制作和发布小视频也成为朋友圈的一种时尚。通过小视频传播后,可视化的呈现也似乎让谣言的可信度大大提升,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公众更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谣言传播者还会将多个谣言视频混合剪辑成“视频特辑”,有的混杂着真实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件,目的就是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报告》根据2017年谣言数据,列出与食品安全谣言词云图。其中与食品谣言相关的“紫菜”“肉松”“大米”“金沙河面条”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涉及“避孕药”“添加剂”“防腐剂”等敏感成分,以及“有毒”“致癌”等刺激性语言。

多管齐下治理谣言

2017年7月26日,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定义“凡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均可判定为食品安全谣言”,监管部门要留存证据,追踪信源。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明珠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仪式上表示,食品安全谣言不仅影响公众食品安全信心,损害行业企业健康发展,更甚者扰乱社会秩序、危及国家安全。确保食品安全,严惩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下重拳、出狠招,还需要企业、协会学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携手推进,织密食品安全谣言防控网,协同构建全链条、科学化、立体化的治理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认为,食品安全科学教育十分重要,通过教育培养比较科学理性的成熟消费者,有利于打击谣言,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他表示:“要真正做好食育工作,必须具备科学意识,食品安全与消费中有很多科学内容,食育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公众,为消费建立科学基础;要有递进意识,与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经历相吻合;此外还要有问题意识、传播意识、平民意识、落地意识、便捷意识、投入意识等。”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认为,必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实现对食品安全谣言的精准治理,建议要落实好《食品安全法》关于开展科普工作与风险交流工作的有关规定;建立谣言认定的专门机制、程序,由权威机构与人员对不实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处理;运用好现有法律依据,加大对谣言的惩处力度;高度重视与特定地域或具体对象无直接联系的谣言治理。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表示,食品安全谣言破除更多需要多中心化,不能指望在实验室做个实验、开展一次科普活动就达到效果,必须将科学、真实的信息通过更扁平化的媒体进行传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记者 任震宇    编辑:陈俊男    
上一篇:杜绝舌尖谣言 需要多管齐下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