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杭州发布
承办单位:杭州网

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聚焦关注>
昨天上午台湾海峡发生地震 杭州有震感 气象专家辟谣:地震云并不存在
2018-11-27 14:06    

网友“小蓓”在千岛湖回杭州的高速上拍下的晚霞照片

都市快报(记者 毛迪 钱卓君)

“在15楼,窗帘和吊灯都在晃……”

“刚下沙是地震了吗?住24楼,正在换衣服,感觉房子在左右摇晃……”

“还以为是幻觉,在21楼晃晃悠悠……第一次感受到地震!”

“8点整,17楼的我正在刷牙,突然一阵晕眩,楼在晃动,看着挂着的毛巾也在晃动,难道是地震了?”

昨天早上,不少杭州人都感受到了地震。不是杭州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11月26日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8时15分,又发生3.6级地震。10时55分,又发生3.4级地震。

这场地震造成杭州、福州、厦门等多地震感明显。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朋友圈里,有人把前两天刷屏的“美丽晚霞”和这次地震联想到了一起,该网友发文说:“前天壮观的云彩大家是否还记忆犹深?当我第一眼看到便觉奇异,那种放射状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气象现象解释,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地震云’?于是拍照留证,静待后几日西南方向会否有新闻。今早意外看到此新闻,甚为震惊!被科学家一直否认的‘地震云’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又是这样的传言!每次地震后,总有人跳出来,称事前有“地震云”先兆。对此,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科普网等多次进行辟谣,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气象专家曾多次辟谣 没有所谓的“地震云”

去年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后,有人认为,地震云是地震发生的先兆,四川省地震局研究院的专家朱航进行了辟谣:“地震云其实是一个来自民间的提法,在专业领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目前国际上也有学者开展这项研究,不过研究还比较表面。”

“据我了解,不管是西方,还是日本、中国,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伪科学,不可信。因为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去支撑‘云可以预测地震’这个说法。”朱航指出,不只是云,地壳运动和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也是没有关联的。

同时,在果壳网上,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汀也曾从气象学角度对“地震云”进行了解释。李汀说,我们常常认为的地震云其实不过是各种高积云、层积云、卷云、卷积云,如果经常抬头看云,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

比如2010年1月7日,潍坊出现的所谓“地震云”,就是波状层积云。去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人们容易把云和地震联系起来

实际上并无关系

既然只是普通的云,为何在地震来之前它总是能精准地出现呢?

李汀表示,命中率高是因为“精度太粗犷”。“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但事实上地震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地震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那为什么几乎每次地震大家都看到了地震云?

李汀认为,“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是缘于大众的心理需求。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

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

朱航也表示,本来这种气象现象就很常见,所以在地震时出现也不足为怪,只是既定的说法形成后,大家就很容易把这种云和地震联系起来,“事实上并非每次地震发生时都发生了所谓‘地震云’的现象,也并非每次所谓‘地震云’出现后,都会伴有地震的发生。即便有‘地震云’伴随地震发生,这种气象现象也并不能明确代表地震将要发生。”朱航指出,大量事实证明,地震云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并无科学依据。

杭州出现的是辐辏状高积云

并不罕见

至于杭州前两天出现的所谓“地震云”,杭州市气象台也进行了解释,这些云是辐辏状高积云。对于一年四季都要观测气象的观测员来说,看到辐辏状高积云的次数非常多。不要说这种并不罕见的辐辏状高积云,就连常年被当成飞碟的荚状云,杭州一年也能见到个几回。

辐辏状高积云是高积云的一种,呈辐射状向外扩散。出现这种云时,高空多显示有很强的气流波动,高空大气层结不稳定,在气流上升的地方形成绳状云,在气流下沉的地方,显现蓝色天空,多在早晨展示成多条高积云呈辐辏状,随后变薄消散。有时天空还会出现肋骨状的云,这是比较标准的透光高积云。辐辏状高积云和透光高积云总是被当成地震云,而从气象学来说,两者其实是同一种云,都归属于透光高积云,只是因为观测者的视角不同,所以看上去像两种云。

再说一下荚状云,它是一种高层小卷积云现象,也是正常的大气现象,不过有时候会被误会为飞碟或不明飞行物体,所以亦俗称“飞碟云”。它以透镜形状出现在高空,通常形成于顺风的右侧。云体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形如豆荚或呈柠檬状,弧分散在天空之上。它按照种类分为:荚状层积云,荚状高积云,荚状卷积云。当稳定的潮湿空气在山区或山脉间流动时,一系列大型的背风波就可能在顺风方向形成。如果温度在波峰处下降或低于露点,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形成荚状云。由于潮湿的空气会流向谷底形成槽波,云就会蒸发成水蒸气。在某些情况下,一连串的荚状云会像洪峰一样出现连续的波,形成所谓的“波云”。有时,荚状云的边缘会出现亮丽的颜色。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毛迪 钱卓君    编辑:陈俊男    
上一篇:公交司机下车抽烟,女乘客自驾公交狂飙?并非完全虚构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