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州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专家视角>
女子得流感四五天后 耳朵竟然“积水”了?
2024-03-11 11:07    

春季冷暖交替这类患者不少 

还有一个小动作也极易诱发

一个多星期前,杭州陈女士不慎“中招”流感,四五天后,流感的症状逐渐消失,耳朵却出问题了——耳朵闷胀、听力下降、摇头时还感觉耳朵里有水声。

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大概率就是由流感所引起的。巧合的是,排在陈女士前面的患者也是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流感还会让耳朵出问题?

感冒引发“耳朵积水”并不少见

是儿童和成人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解道宇副主任医师说,因为感冒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门诊中时不时能碰上,这种毛病冬春季节多发,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鼓室的通道,主要的作用是调节鼓室压力、排出鼓室分泌物。感冒后的鼻腔后段黏膜肿胀或炎症逆行感染使咽鼓管的功能受到影响,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腔内原有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导致鼓室负压。如负压不能很快解除,中耳黏膜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中耳腔的漏出液、渗出液和分泌液混合成为中耳积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前些天,60多岁的刘阿姨从老家来杭州看孩子,顺便看耳朵。刘阿姨过年前不小心感冒了,大概是感冒的六七天后,她感觉自己的左耳闷闷的,听别人说话都好像隔着一层“膜”。过了一两天,左耳的闷感持续存在,晃动头部时,刘阿姨甚至感觉耳朵里有“咕噜咕噜”的水声。

根据刘阿姨的具体情况,解道宇决定为她进行鼓膜穿刺术。“虽然抽出的积液不多,但穿刺术后鼓室内外压达到平衡,患者的耳闷感当即就有了明显好转。”目前,刘阿姨的耳闷感还没有完全消失,后续还需要继续用药一段时间,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

32岁男子感冒后坐了一趟飞机

双耳又闷又痛听力也不好了

32岁的于先生是位过敏性鼻炎患者,春节假期复工后,他感染了乙流,鼻塞得厉害,还时不时要擤鼻涕。没过几天,他被外派出差,结果坐了飞机后,双耳一直不舒服,又闷又痛。

鉴于工作忙碌,于先生还想试着忍忍,但双耳闷堵感越来越重,听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几天前,他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熊高云主任医师的门诊。

在视频耳内镜下,透过鼓膜可以看见于先生的双耳鼓室内有明显的黄色积液,熊高云建议他进行鼓膜穿刺抽液。穿刺抽液后,于先生的双耳闷堵感顿时消失。

熊高云说,在飞机起飞和下降过程中,气压会快速改变,中耳腔通过咽鼓管在鼻咽部与大气相通。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嚼口香糖、吞咽口水等动作使咽鼓管放开,瞬间释放中耳压力,从而让鼓膜内外压力达到平衡,改善不适。

“如果存在感冒或有鼻腔感染等情况,咽鼓管周围黏膜有肿胀或者阻塞,在飞机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黏膜肿胀的咽鼓管就不能很好地对中耳压力进行调节,造成耳内发生负压,使得中耳腔黏膜渗出,产生耳闷耳鸣等症状,堵塞严重时就可能出现鼓室积液、耳朵疼痛。”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冷暖交替频繁,感冒、过敏性鼻炎复发的患者不少,由此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人数也略有上升,“门诊平均每天接诊这样的患者5-6人”。

熊高云还提到,儿童腺样体肥大也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是儿童上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儿童反复感冒或有过敏性鼻炎等情况反复刺激腺样体,腺样体就可能变得肥大,从而堵住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功能受限或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擤鼻不当也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不要双侧一起擤

并不是每一个流感、感冒患者都会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问题,是否发病主要还是取决于咽鼓管功能。不过,在感冒的基础上,有多种不同的诱因可能引发问题,比如于先生,感冒时恰好坐了飞机。

还有一个诱因更需要注意——擤鼻涕不当。“如果双侧鼻孔同时擤鼻涕,一旦用力过猛,鼻涕容易擤到双侧的咽鼓管内,导致咽鼓管口黏膜肿胀,从而逆行感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因此,擤鼻涕时一定要单侧擤,千万不要用两个指头捏着双侧的鼻子一块擤。如果出现‘水泥封鼻’,也不要强擤,建议上医院通过鼻腔收缩剂、促排剂或者盐水冲洗鼻腔等方式来改善鼻塞症状。”解道宇表示。

总体来说,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疾病、变态反应等都可能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因此,一旦出现持续性的耳闷耳鸣或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就诊。

(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慧丽 张静 通讯员 朱韵熙 张煜锌    编辑:李佳萌    
上一篇:什么是“回南天”?教你降低高湿环境对人体的伤害
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杭州辟谣平台请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